飛龍大橋為北投公路集團承接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與都巴高速都陽連接線的紅水河特大橋項目同為波形鋼腹板PC箱梁橋。為借鑒和吸取優秀經驗,進一步提高飛龍大橋項目工程品質,4月21日,北投公路集團在紅水河特大橋項目現場組織召開波形鋼腹板PC箱梁橋施工技術交流會,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副主任韋順敏、副總工程師蘇應全出席會議,會議由北投公路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釗主持。
與會人員首先參觀了紅水河特大橋項目。在參觀現場,紅水河特大橋項目負責人詳細講解了大橋的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及施工特點,并分享波形鋼腹板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經驗。同時,飛龍大橋項目設計單位也對飛龍大橋的橋梁基本特征、懸臂施工新工藝、技術創新等幾個方面與紅水河特大橋進行了對比講解。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專家對兩座大橋設計、施工等方面技術差異進行深入點評,對飛龍大橋建設技術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對飛龍大橋的建設成果表示期待,希望飛龍大橋參建各方及科研技術團隊加快飛龍大橋建設步伐,加緊突破技術難題。
圖為都陽連接線紅水河特大橋
圖為韋順敏(右五)與交流人員在參觀現場
交流會上,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副主任韋順敏要求,一是飛龍大橋與紅水河特大橋雖都為波形鋼腹板PC箱梁橋,但各自又有其自身特點,希望飛龍大橋建設團隊吸取紅水河特大橋成功經驗的同時也要大膽創新、大膽突破;二是飛龍大橋建造過程一定要加大安全、質量上的資源投入,確保大橋施工安全和建設品質;三是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希望飛龍大橋參建各方勇于擔當,搶抓機遇,奮戰“十四五”。
陳釗對支持此次活動的各方表示感謝,并希望能夠借此機會與各方就波形鋼腹板PC箱梁橋施工技術進行深入交流,吸取優秀的經驗,加快推進飛龍大橋項目建設并提高項目品質。
圖為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施工技術交流會現場
據悉,北投公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云帶領的波形鋼腹板梁橋技術團隊致力于解決普通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病害及耐久性問題,研究超大跨波折鋼腹板組合梁橋新構造、高性能材料應用、新施工、數字孿生養護成套關鍵技術,實現在150m-250m跨徑范圍內全面代替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飛龍大橋是張云團隊的攻堅項目之一,屬S210橫縣平馬至靈山沙坪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也是廣西區內首座采用耐候鋼新型材料的橋梁,投資額約1.96億元。該項目的研究與建設對北投集團掌握該類橋梁建設的核心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有關專家、北投公路集團有關人員、飛龍大橋項目設計單位代表共30余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通訊員:徐鵬/文 冉燕/圖)